長年腰痛問題不在腰?原來是髖關節退化

尤醫師介紹髖部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與症狀、增生療法如何施作以及增生療法療程說明。

腰痛問題不一定在腰 另有隱性禍首

一名患者多年來飽受腰痛之苦,主訴為下背痛並感到腳麻,總是被診斷為坐骨神經痛,接受過熱療、電療、牽引、及藥物等治療,仍無絲毫進步。菁英診所復健科尤稚凱醫師聽完患者抱怨後,決定仔細進行理學檢查,並未找到任何腰部的問題。但進行到「翹二郎腿」及「抱腳靠胸」兩項測試時,患者立即感到從腿部延伸到髖關節前側的疼痛,進一步透過超音波檢查確診為髖關節退化,多年腰痛的病根終於水落石出。

兩項關鍵理學檢查 讓髖關節問題現形

根據尤稚凱醫師臨床經驗,飽受下背痛和傳導痛的患者,常被診斷為椎間盤突出、骨刺、或疑似薦髂關節疼痛,若未能正確診斷,往往變成長年的下背痛,因此尤醫師透過多項理學檢查,先確定了坐骨神經並非該名患者疼痛問題所在,接著請患者「翹二郎腿」,結果引發的是髖關節而非薦髂關節區域的疼痛,下一項「抱腳靠胸」動作也出現相同的疼痛,如此鑑別診斷,髖關節問題已呼之欲出。

退化性髖關節炎症狀多 下背痛也在列

尤醫師進一步說明,退化性髖關節炎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久而久之在長時間走路、跑步、或騎單車後疼痛感會變得愈發強烈,除了鼠蹊部一帶會酸痛外,可能連大腿外側及臀部也會痛。至於為何會引發下背痛?尤醫師解釋,髖關節的關節囊後方與薦骨結節韌帶及薦髂關節韌帶的筋膜是相連接的,而這條筋膜又連於胸腰筋膜,於是有些退化性髖關節炎患者的疼痛會出現在屬於相同筋膜線的下背部。

尤醫師指出,僅管有些患者的症狀並不典型,但透過「翹二郎腿」和「抱腳靠胸」這兩項理學檢查動作,若出現明顯疼痛,可初步判定為髖關節問題,隨之再搭配超音波檢查,果然發現該名患者髖關節囊腫脹積水超過0.7公分,且已明顯呈現退化狀態,於是確診為退化性髖關節炎。

腰痛、髖關節、坐骨神經痛、PRP, 腰痛下背痛加腳麻,不一定是坐骨神經痛,可能是髖關節退化, 台北推薦的復健科診所, 專治腰酸背痛、下背痛、坐骨神經痛、關節退化, 增生療法專家左圖為正常的髖關節,軟骨表面光滑且完整;右圖為退化的髖關節,關節間隙減少、軟骨磨損、甚至硬骨露出表面。

增生療法修復、強化、穩定髖關節

在治療方面,由於這名患者已疼痛很長一段時日且未接受適切治療,因此尤醫師直接採行增生療法,在超音波導引之下,將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精準注射至髖關節之關節囊及周圍韌帶等軟組織,以刺激軟組織重新修復,進而增加強度以穩定關節、改善疼痛,此外並同時合併關節腔玻尿酸注射以發揮潤滑作用。經過三次治療後,患者反應症狀已改善了八成。

尤醫師補充,如同其他注射治療,增生療法的副作用常見的是短暫而輕微的注射後疼痛、僵硬或淤青;若患部有開放性傷口、或處於感染發炎狀態,則不適合此療法。需注意的是,此療效與醫師診斷及專業技術攸關,最好選擇受過增生療法注射訓練之專業醫師,以確保治療品質。

做對三件事 延緩髖關節炎退化

最後,尤醫師強調,退化性髖關節炎患者有三點務必要注意:

  • 第一、避免久坐,久坐時髖關節承受較大壓力,容易導致軟骨退化得更快,尤其是坐矮凳子會讓髖關節屈曲超過90度,更增加髖關節內壓力。
  • 第二、如欲從事登山和騎腳踏車須特別注意,這兩項活動對於髖關節的傷害性較大,應選擇比較輕鬆的路線、將腳踏車坐椅調得夠高,以將傷害減低到最低。
  • 第三、可向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學習臀部肌肉訓練運動,有助於穩定髖關節。
由於髖部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通常是臀部周圍的肌肉比較沒有力氣,沒有辦法去維持髖關節的穩定度,所以尤醫師重點在介紹如何訓練臀部周圍的肌肉。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而臀小肌的角色比較小,所以我們以臀大肌、臀中肌為主的訓練。影片/菁英診所
新竹分院即將開幕

想要逆轉關節老化、告別惱人疼痛?請即刻行動!

立即預約